不第后赋菊
bù dì hòu fù j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简析
《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注释
不第:科举落第。 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作者简介

黄巢[huáng cháo]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时人。初为盐帮首领,售私盐为业,后成农民军首领,曾自立为帝,尊号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史称黄巢之乱。黄巢退败时死于部下之手。野史有称“黄巢杀人八百万”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