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 夜来酒醒清无梦
chǒu nú ér · yè lái jiǔ xǐng qīng wú mèng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译文
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 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地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
简析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是宋代文学家秦观(一说黄庭坚)的词作。此词咏离别相思之情,抒发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别情愁绪。全词语言凝练,含义丰赡,词情婉转,结构严谨却又充满灵动之气,显示出词人高超而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汲古阁《宋六十家词》本《淮海词》调名作《采桑子》,注云:“元刻丑奴儿。” 阑干:即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芙蓉:荷花的别名。《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音尘:音信,消息。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之十:“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瘦尽”句:意思是虽因相思竟致瘦损,但相思的痴情却没有舍弃。难拚(pàn):犹难舍。 无端: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楚辞·九辩》:“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王逸注:“媒理断绝,无因缘也。”

作者简介

秦观[qín guān]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