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 · 沉思十五年中事
chǒu nú ér lìng · chén sī shí wǔ nián zhōng shì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译文
我于沉思中回首十五年间的往事,想到自己才气纵横,却屡遭挫折,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我却连一个好梦都作不成,我为自己已逝的年华忏悔,然而我不相信此生终将如此,请看我的床头放着佛经。
简析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是清代词人龚自珍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回忆生平之作,写出了一个百年先觉者,一代不羁才,不能施展才华,只能选择金字经伴终一生的悲哀。全词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和身世飘零的感慨。
注释
丑奴儿令:词牌名,即“丑奴儿”,又名“采桑子”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十五年:这里指作者十八岁(嘉庆十四年,1809年)成人立志以来,到道光三年(1823年)的十五年。 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剑:指报国的雄心壮志。剑态、箫心,是龚自珍诗词中经常对举出现的两个意象。 春来没个关心梦:写梦境的空虚以衬托理想的无着。关心:留心。 忏:本佛教用语,指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这里指对渡过的岁月感到痛惜。 请看床头金字经:是说想通过念佛经以解脱现实的处境。金字经:佛金字,指用金泥书就的文字。《法苑珠林》:“震旦国人书,大毗尼藏及修多罗藏银纸金书。”《南史·何敬容传》:“大同元年三月,武帝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惠经。”

作者简介

龚自珍[gōng zì zhēn]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