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
dào dé jīng ( dì shí wǔ zhāng )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在安静中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使其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简析
注释
善为士者:一作「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容:形容、描述。 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 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涣兮其若凌释:形容流动的样子。 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 浊:动态。 安:静态。 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作者简介

老子[lǎo zi]

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籍贯等信息尚有争议(籍贯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说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因与李唐皇室同姓而被追封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其故里苦县亦因之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真伪亦尚存争议),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