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花信来时
diǎn jiàng chún · huā xìn lái shí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译文
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象那花儿依旧。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柳。 天使人多情,但人却不能长相守。自咱们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泪、浇愁的酒.沾湿了我的双罗袖。。
简析
词人以一女子的口吻道别愁离恨,通篇弥满着伤感,怨恨的气氛。该词从恨起写到恨极,感情充沛,意蕴深致,且通篇平白如话,无典无僻语。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 花信:花开的风信、消息。古人将春天分为二十四番花信,即二十四番花信风,各种名花按花信顺序开放。 “天与”二句:谓上天赋予了多情之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 分飞:离别。

作者简介

晏几道[yàn jǐ dào]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