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fǎng dài tiān shān dào shì bù yù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流水淙淙,隐约可辨犬吠之声;桃花灼灼,带露更显艳丽之色。 树林幽深,鹿儿时隐时现。正午时分,溪边不闻钟声。 野竹分开云雾穿入青天,飞泉挂在碧绿山峰。 道士身经何处?无人能够知晓。只能独自身靠古松,默默排遣无端愁绪。
简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注释
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桃花带露浓:一作“桃花带雨浓”。 树深:树丛深处。 青霭:青色的云气。 倚:靠。

作者简介

李白[lǐ bái]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