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秦淮夜月
fèng huáng tái shàng yì chuī xiāo · qín huái yè yuè

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夜凉人爱秋深。何似过、赏心佳处,依约湖阴。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沉。阑干近,胜时种柳,清到如今。

凌波又成误约,自佩环飞去,暗想遗音。重省江城倦客,醉拥秋衾。谁家一掬红泪,孤雁远、湿逗罗襟。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

译文
劝客新楼 (邀客人们来到这新落成的楼阁) 鸣筝上酒,夜凉人爱秋深。 (弹奏起筝乐,斟上美酒,夜晚凉爽,人们都喜爱这深秋时节。) 何似过、赏心佳处,依约湖阴。 (怎样才能更好地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呢?就在这令人心情愉悦的美好地方,隐约可见的湖边阴凉处。) 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沉。 (向东望去,只见寒冷的月光缥缈迷茫,烟雾迷漫的水面广阔无边,短笛的乐声也渐渐消散沉寂。) 阑干近,胜时种柳,清到如今。 (靠近栏杆,想起往昔美好的时光种下的柳树,如今依然如此清新美好。) 凌波又成误约,自佩环飞去,暗想遗音。 (美好的约会又一次落空,就像那凌波仙子一般,自从那象征美好的玉环飞去之后,我只能暗暗地思念那遗留下来的美好回忆。) 重省江城倦客,醉拥秋衾。 (再次想到自己是身处江城的疲惫游子,只能醉后孤独地拥抱着秋天的被子。) 谁家一掬红泪,孤雁远、湿逗罗襟。 (不知是谁家洒下了一把把伤心的眼泪,远处飞来孤单的雁鸟,它的鸣叫声仿佛沾湿了我的丝绸衣领,更添悲凉。) 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 (石城的清晨,几声捣衣的声音又一次传来,传递着这寒冷的秋意,更显寂寥。)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在新楼招待客人的词作。词的上片描绘了秋夜新楼宴客的场景,展现了清幽美好的秋夜景色,并流露出词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景的心情。下片则笔锋一转,从眼前的欢聚转向内心的幽思,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怀人伤逝的怅惘之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清丽雅致,体现了宋词婉约派的风格。
注释
劝客新楼: 词牌名,调名。劝客,劝请客人。新楼,新建成的楼阁。 鸣筝上酒: 弹奏筝乐,奉上美酒。鸣筝,弹奏筝。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上酒,奉上酒。 夜凉人爱秋深: 夜晚凉爽,人们喜爱深秋的季节。秋深,深秋。 何似过: 怎样才能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呢?何似,怎样,如何。过,度过,消磨。 赏心佳处: 令人心情愉悦的美好地方。赏心,使心感到愉快。佳处,美好的地方。 依约湖阴: 隐约可见的湖边阴凉处。依约,隐隐约约,模糊不清。湖阴,湖的阴面,指湖边阴凉的地方。 东望寒光缥缈: 向东望去,只见寒冷的月光缥缈迷茫。东望,向东看。寒光,清冷的月光。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烟水阔: 烟雾迷漫的水面广阔无边。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阔,广阔。 短笛销沉: 短笛的乐声逐渐消散沉寂。短笛,笛子的一种,音调较高。销沉,消散沉寂,指声音逐渐消失。 阑干近: 靠近栏杆。阑干,楼阁、亭榭等建筑物周围的栏杆。 胜时种柳: 在美好的时光种下柳树。胜时,美好的时光,指过去美好的日子。种柳,种植柳树。柳树常被用来表达惜别和怀念之情。 清到如今: 清新美好的景象一直延续到现在。清,清新,清幽。如今,现在。 凌波又成误约: 像凌波仙子一样,又一次成了虚假的约会。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也指神女、仙女。这里借指美好的约会或期盼。“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优美。误约,错误的约会,指约会落空,希望破灭。 自佩环飞去: 自从佩戴的玉环飞去之后。佩环,古代女子佩戴的玉环,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心爱的人。飞去,飞走,消失,指美好的事物或心爱的人离去。这里暗示了美好的爱情或期盼的破灭。 暗想遗音: 暗暗地思念遗留下来的声音。遗音,遗留下的声音,这里指美好的回忆或情感。暗想,暗暗地思念,默默地回想。 重省江城倦客: 再次想到自己是身处江城的疲惫游子。重省,再次想到,重新审视。江城,江边的城市,泛指漂泊之地。倦客,疲惫的游子,指漂泊在外、身心疲惫的人。 醉拥秋衾: 醉后拥抱着秋天的被子。醉,醉酒。秋衾,秋天的被子,暗示季节和孤独。 谁家一掬红泪: 不知是谁家洒下了一把把伤心的眼泪。谁家,不知道是谁家,泛指。一掬,一把,形容眼泪很多。红泪,伤心悲痛的眼泪,用红色形容眼泪,更显凄惨。 孤雁远、湿逗罗襟: 孤单的雁鸟飞向远方,它的鸣叫声仿佛沾湿了我的丝绸衣领。孤雁,孤独的雁鸟,常用来比喻孤独失意的人。远,远方。湿逗,沾湿,触动。罗襟,丝绸的衣领,指衣襟。 石城晓: 石城的清晨。石城,指石头城,古城名,一般指南京。晓,清晨,拂晓。 数声又递寒砧: 几声捣衣的声音又一次传来,传递着寒冷的秋意。数声,几声,指声音不多但可闻。又递,又一次传来,传递。寒砧,寒冷的砧声,指捣衣的声音。砧,垫在下面捶打东西的垫板,这里指捣衣石。捣衣声在古代常用来表现秋夜的清冷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