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
fèng qiú huáng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译文
其一 有位俊秀漂亮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难以忘怀。 我如果一天见不到她啊,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我就像高飞盘旋的凤鸟,在天下各处苦苦寻觅着凰鸟。 可惜那个娴静的美人啊,没有居住在我那东墙的附近。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衷切的情意。 什么时候可以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的相思之情? 望我的德行能与你相配,与你携手同在而成百年好合。 无法比翼偕飞的结果啊,令我沦陷于这情愁而欲丧亡。 其二 凤鸟啊凤鸟啊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寻求心中凰鸟。 未遇凰鸟之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之所感! 有美丽娴静的女子在居室,居处虽近人却远而残虐我的心肠。 如何能做恩爱的交颈鸳鸯,使我这凤鸟与你这凰鸟一同翔游! 凰鸟啊凰鸟啊愿你我相依,共同哺育生子并永远做我的配偶。 情投意合而两心和睦谐顺,半夜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能知晓? 展开双翼一起远走而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心悲伤。
简析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志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注释

作者简介

司马相如[sī mǎ xiāng rú]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