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三十六章 · 辗转获胜
fú shuō sì shí èr zhāng jīng · dì sān shí liù zhāng · zhǎn zhuǎn huò shèng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译文
释迦牟尼佛说:人要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解脱出来,超生为人是很难的;虽然超生为人,自己要想成为一个男人,完全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然已经超生为一个男人,要想自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完备、一切健全完好,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然六根完备了,要想自己往生到中央大国,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然生到了中央大国,要想正好生到佛在世的时代,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生在佛在世的时代,要想遇到真正修得佛道的高僧大德却是很难的;虽然遇到了得道的高僧,自己产生信仰佛法的决心却是很难的;虽然自己产生了信仰佛法之心,但要真正悟道、具备佛家无上智慧之心却是很难的;虽然修得了佛法智慧之心,但要达到最高佛位的无修无证境界却很难。
简析
据历史记载,《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供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佛说四十二章经》集结了佛陀关于持戒、忍辱、断欲、精进、观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语录。通篇言简义丰,明了易懂,通摄大小乘一切教义,涵诸法要。这部经典反复强调了持戒的重要性,告诉佛教弟子应该如何修行。祖师大德将此经和《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之为《佛遗教三经》。
注释

作者简介

释迦牟尼[shì jiā mù ní]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