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gēng xū suì jiǔ yuè zhōng yú xī tián huò zǎo dào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译文
人生归依有常理,衣食本自居首端。 谁能弃此不经营,便可求得自心安? 初春开始做农务,一年收成尚可观。 清晨下地去幹活,日落背稻把家还。 居住山中多霜露,季节未到已先寒。 农民劳作岂不苦?无法推脱此艰难。 身体确实很疲倦,幸无灾祸来纠缠。 洗涤歇息房檐下,饮酒开心带笑颜。 长沮桀溺隐耕志,千年与我息相关。 但愿能得长如此,躬耕田亩自心甘。
简析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在归隐田园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从对务农的认识开端,再总提岁功,点出秋获,接着写农作的辛苦,再转写避禄就耕的乐之所在,最后表示志耕不渝。全诗夹叙夹议,语言平淡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收稻感受的抒写,表现了作者的躬耕情怀,是颇能体现陶渊明的归隐思想与躬耕实践的典型诗篇。
注释
庚戌(gēng xū)岁:指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庚戌是天干地支序列的第四十七位。 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西田指园田居西边的田地。旧历九月中收稻,应是晚稻。”故“早稻”应作“旱稻”,“早”字当为“旱”之形误。 有道:有常理。 固:本、原。 端:始、首。 孰(shú):何。 是:此,指衣食。 营:经营。 以:凭。 自安:自得安乐。 开春:春天开始;进入春天。 常业:日常事务,这里指农耕。 岁功:一年农事的收获。 聊可观:勉强可观。聊,勉强。 肆(sì)微勤:微施勤劳。肆,操作。 日入:日落。语出《击壤歌》:“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耒(lěi):耒耜,即农具。一作“禾”,指稻子。 饶:多。 霜露: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风气:气候。 先寒:早寒,冷得早。 弗:不。 此难:这种艰难,指耕作。 四体:四肢。《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庶(shù):庶几、大体上。 异患:想不到的祸患。 干:犯。 盥濯(guàn zhuó):洗涤。 襟(jīn)颜:胸襟和面颜。 沮溺(jǔ nì):即长沮、桀溺,孔子遇到的“耦而耕”的隐者(见《论语·微子》)。借指避世隐士。 乃相关:乃相符合。 长如此:长期这样。 躬耕:亲身从事农业生产。

作者简介

陶渊明[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