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
gé yè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
年中白日的光阴逐渐缩短,寒夜霜雪笼罩着荒远天涯。 破晓时军营中鼓角的悲壮,星河的影子在三峡上荡漾。 荒野中的人家为战争痛哭,远处传来渔夫悲凄的歌声。 英雄的业绩最终成了黄土,我何必介意书信音讯即少。
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所作。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注释
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霁(jì):雪停。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数处:几处。一作“是处”。 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作者简介

杜甫[dù fǔ]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