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二)
guī yuán tián jū ( qí èr )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难闻到车马声响。 白天里经常地关闭柴门,独处在空室中不生杂想。 偏远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拨开草丛不时互相来往。 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 我种植的桑麻不断长高,我开垦的土地日益增广。 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
简析
此诗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二首。这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注释
野外:郊野。 罕:少。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穷巷:偏僻的里巷。 轮鞅(yāng):指车马。鞅,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白日:白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 墟曲:乡野。曲,隐僻的地方。 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霰(xiàn):小雪粒。 莽(mǎng):草。

作者简介

陶渊明[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