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gǔ lǎng yuè xíng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简析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太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此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太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自《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隻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凄怆:伤心之意。

作者简介

李白[lǐ bái]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