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 本意
huà táng chūn · běn yì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馀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译文
东风吹柳的烂漫时节,白昼逐渐加长,外面刚刚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阳下闪着流光。杏花被东风吹散,四处飘荡,掉在屋梁的燕巢上,燕巢也芳香。年轻女子躺罗帐,醒来发现坏了红妆。 龙凤形状的篆香已经燃尽,而竖立在一边的画屏,上面绘着一幅《云锁潇湘图》。夜深寒气袭人,无法入梦乡,只有无限思量。
简析
这是一首抒写春闺思远的词。上阕写暮春景色,下阕写离人愁思。词中用东风衬托“柳”,见其婀娜多姿;用雨馀、斜阳衬托“草”,见其嫩绿鲜美。而杏花糁径,燕啄香泥,屏画潇湘,白云深锁,寒夜失眠,更引起闺中人的无限思量。词中女主人公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稳睡红窗,夜里则枕畔难安,生动体现了女子的春情难耐。全词以景衬人,宛转细腻地抒写了闺中人的绵绵情思。
注释
作者一说为黄庭坚。 日初长:白昼开始长了。 雨馀:雨后。 睡损:睡坏。 红妆:指妇女的盛妆,以色尚红,故称红妆。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宝篆:一作“香篆”,篆香,盘成篆字形状的香。古代盘香,有做成龙凤形的,点燃后,烟篆四散,龙凤形也逐渐消失。故云。也有解释称此处指绣有龙风图案的床帐。烟消,一作“烟销”。 潇湘:湖南潇水、湘水一带的风景。 暮寒:一作“夜寒”。 云锁,一作作“萦绕”。

作者简介

秦观[qín guān]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