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苦雨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 kǔ yǔ

困人天气,睡起恹恹无意意。天也心酸,镇日淋漓泪不干。

浓情密绪,恰似飘来千万缕。斜倚窗棂,剪个红衣人扫晴。

译文
简析
注释
恹恹:精神委靡貌。 镇日:整天,从早到晚。 淋漓:雨水沾湿或流滴貌。 窗棂:即窗格。 剪个红衣人扫晴:是我国民间祈祷雨止天晴时所用的剪纸妇人像,妇人手携一笤帚,常以红纸和绿纸裁剪而成,用线绳悬挂在屋檐下或树枝上,借风力摇摆旋转做扫除状,实际上是一种民间祈晴的巫术活动,目的是止断阴雨,以利于晒粮和出行,广泛流行于我国华北以及江南地区,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信仰形式之一。《帝京景物略》卷之二“春场”记:“雨久,以白纸作妇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苕帚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檐际,曰扫晴娘。”河南《淮阳乡村风土记》中提到“先用秫杆制作女人形一,同时假造扫帚一把插其手中,另一线绳将此人形系于院中树上,于日之晨午晚时三刻向之唱歌:‘扫晴娘,扫晴天,绿衫红衫任你穿。’倘就此不日晴天,则即以红绿纸为裁一衣衫,以火焚之。俗名此人为‘扫晴娘’。”“扫晴娘”以红衣或者绿衣为主要服装,是因为在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中,红色是太阳的表现色,青色(即绿色)是太阳神木的表现色,两者同时孕育着太阳的母题,是祈晴巫术召唤太阳的根本目的所在。

作者简介

薛时雨[xuē shí yǔ]

清安徽全椒人,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咸丰三年进士,授嘉兴知县,官至杭州知府。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去官后,主讲崇文尊经、惜芳等书院,从游者甚众。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