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其三
liáng zhōu cí qí sān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译文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简析
注释
凤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河水 又东歷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耆谚云:‘昔有凤鸟飞游五峯,故山有斯目矣。’”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乾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泽:恩惠赏赐。 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作者简介

张籍[zhāng jí]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