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 汤问 · 高山流水
liè zi · tāng wèn · gāo shān liú shu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简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世间版本众多,以下录入内容参考维基文库。
注释
善:擅长、善于。 志:志趣、心意。 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峨峨:高耸的样子 若:好像 洋洋:盛大的样子 所念:心中想到的 必:一定。 得:领会,听得出 之:代词或是结构助词「的」 阴:山的北面 卒(cù):通「猝」,突然。 援:拿,拿过来 鼓:弹 操:琴曲名。 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逃,逃避。

作者简介

张湛[zhāng zhàn]

东晋学者、玄学家、养生学家。字处度。高平(郡治在山东金乡西北)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曾在列御寇原撰《列子》佚亡后抄袭部分《庄子》而托名伪造成今本《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