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八佾篇 · 第五章
lún yǔ · bā yì piān · dì wǔ zhāng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简析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作者简介

孔子[kǒng zi]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