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乡党篇 · 第六章
lún yǔ · xiāng dǎng piān · dì liù zhāng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译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简析
注释
不以绀(gàn)緅(zōu)饰:绀,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 袗(zhěn)絺(chī)绤(xì):袗,单衣。絺,细葛布。绤,粗葛布。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缁衣:黑色的衣服。 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麑(ní):小鹿,白色。 短右袂:袂,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寝衣:睡衣。 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作者简介

孔子[kǒng zi]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