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mǎn jiāng hóng · yóu qīng fēng xiá , hé zhào jìn chén fū wén yùn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译文
简析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屯田「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阕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阕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八句四平韵,后阕十句五平韵。 赵晋臣敷文:《上饶县志·寓贤传》:「赵不迂,字晋臣,尝创书楼于上饶,吟咏自适。」《铅(Yán)山县志·卷十二·选举志》:「赵不迂,士礽(Réng)四子,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南宋·洪景卢《夷坚三志·壬六·滕王阁火》:「南昌章江门外,正临川流,有小刹四五联处其下,水陆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阁三数重,邦人士女,游遨无虚时,实为奸淫翔集之便。庆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细民家失火,延识其处,俄顷,烟火不可向迩,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阁外庑遂罹郁攸之害。赵不迂晋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头,遥望西山,焚香祷于旌阳真君。西风方炽,忽焉反东,火随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真君生朝,自旦日卽率诣玉隆宫,四远毕集,未尝不东风,盖欲使献送者舟船利达。凡半月,岁岁如是。灵仙威神,如在其上,其为人作敬,宜矣。大孙赴试漕台,正见其事。」曹石仓《大明一统名胜志·江西南昌府》:「乐园卽宋漕司花园,绍兴中转运判官赵奇符剏(chuàng),……至庆元五年,秘阁赵不迂榜以今名。」 清风峡:《铅(Yán)山县志·山川志》:「状元山,在县西北五里,有清风洞,宋状元刘煇读书其中。东卽龙窟山,西有清风峡,空嵌崭岩,寒气逼人。有读书岩,天成石龛。」 「涧红山绿」句:唐·韩昌黎《山石》诗:「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迎肃:卽迎拜。 「诗句好,馀膏馥」句:《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列传·杜审言传·(孙)杜甫传赞〉》:「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馀,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一夔应足」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诗:「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对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句:宋·苏东坡《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北宋·王归叟《王直方诗话·诗贵圆熟》:「谢朓尝语沈约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故东坡《答王巩》云:『新诗如弹丸。』又《送欧阳季弼》云:『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盖诗贵圆熟也。然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不失于二者之间,可与古之作者并驱矣。」按:谢朓语见《南史·卷九十四·〈王昙首传·(曾孙)王筠传〉》:「又于御筵谓(筠父揖兄)王志曰:『贤弟手文章之羙,可谓后来独步。谢朓常见语云:「好诗圆羙流转如弹丸」。近见其数首,方知此言为实。』」 《阳春曲》:谓《阳春白雪》,楚曲。

作者简介

辛弃疾[xīn qì jí]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