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mǎn tíng fāng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译文
韵译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行乐的胜景。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简析
此词当是北宋秦观在扬州追忆汴京旧游而作。上阕写人,先写良辰美景:雨过天晴,燕子轻飞,红花盛开,风舞榆钱,一片生机盎然。在这明媚春光的映照中,有人正在朱门中抚奏秦筝。歇拍一笔画出一个端庄高雅,轻盈美貌的女子形象。下阕继续迫忆,写春日里二人共同行乐的情趣。“渐酒”之后笔锋暗转,表明时过境迁,往事已成旧梦。结尾凭栏远眺,只见暮中薄雾,落日馀辉,更加黯然神伤。 全词章法绵绵,意旨深远,语辞清丽自然又精练工妙,情调婉约忧伤;写景状物细腻,生动表现出景物中人的思想情怀。
注释
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蹴(cù):踢。 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絃。 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 金榼(kē):金制的饮酒器。 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此指饮酒之地。 “豆蔻梢头旧恨”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十年梦、屈指堪惊”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作者简介

秦观[qín guān]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