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篇
měi nǚ piān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译文
那个容貌美丽性格文静的姑娘,正在乡间岔路口忙着采桑。 桑树的枝条柔柔的垂摆,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 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 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 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她那回首顾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时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 赶路的人停下车驾不肯走开,休息的人们傻看时忘记了用餐。 有人打听这个姑娘家住哪里,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门。 青漆的楼阁紧临大路,高大的宅门用的是两道门栓。 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 媒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 姑娘偏偏爱慕品德高尚的人,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 众人徒劳地议论纷纷,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青春年华在闺房里流逝,半夜里传来她一声声的长叹。
简析
《美女篇》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所创作的乐府诗。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此诗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注释
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以美女“盛年处房室”比喻自己虽有才具,而无可施展。 妖:妖娆。 闲:同“娴”,举止优雅。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柔条:垂柳的枝条。 冉冉:动貌。 翩翩:飘动的样子。 攘袖:捋起袖子。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皓腕:洁白的手腕。 约:缠束。 金环:金制的环。 金爵钗:雀形的金钗。“爵”,同“雀”。 琅玕(láng gān):形状像珠子的美玉或石头。 玉体:指美女的身体。 木难:碧色珠,传说是金翅鸟沫所成。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还:转。 啸:蹙口出声,今指吹口哨。 城南端:城的正南门。 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指显贵之家。 重关:两道闭门的横木。 希令颜:慕其美貌。 媒氏:说合婚姻的人。 玉帛:指珪璋和束帛,古代用来定婚行聘。 佳人:美女。 嗷嗷(áo):形容众声喧杂。 中夜:半夜。

作者简介

曹植[cáo zhí]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