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其二)
mèng lǐ bái ( qí èr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译文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分别时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活着的时候虽寂寞困苦,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简析
天宝三年(西元七四四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西元七五八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注释
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句: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句: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冠盖:指代达官。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 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谁说。 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 孰云网恢恢: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句: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作者简介

杜甫[dù fǔ]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