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二节
mèng zi · dì èr juǎn · liáng huì wáng xià · dì èr jié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译文
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的园林占地七十里见方,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说:“古书上是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竟然有这么大?” 孟子说:“老百姓还认为它小呢。” 齐宣王说:“我的园林仅四十里见方,老百姓还认为太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见方,砍柴割草的,捉野鸡逮野兔的,都可自由出入。与老百姓共同使用,老百姓以为太小,不是很自然的吗?我刚到齐国的边境,先问清楚有什么禁令,才敢进入齐国。我听说齐国国都近郊有园林四十里见方,谁要是杀了那里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之罪。这就等于在国土上设置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大陷阱。老百姓认为它太大,不也是应该的吗?”
简析
注释
传:古诗记。 刍荛(chú ráo):割草打柴。 雉:野鸡。雉兔者:猎取雉、兔的人。 关:境界上的门。郊关:齐国四境之郊皆有关。

作者简介

孟子[mèng zi]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