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三节
mèng zi · dì shí sān juǎn · jìn xīn shàng · dì èr shí sān jié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译文
孟子说:“治理好田地,减轻税收,就可以使百姓富裕。按照时令安排饮食,按照礼的规定去消费,财物就会用之不竭。百姓没有水和火便无法生存,黄昏夜晚敲开别人家的门要水、火,没有不给的,因为水、火极其充足。圣人治理天下,应使粮食如同水、火那样多。粮食如果像水、火那样充足,百姓哪里会不讲仁爱呢?”
简析
注释
易:治理。田畴:田地。 食之以时:按时节食用。

作者简介

孟子[mèng zi]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