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三节
mèng zi · dì shí sì juǎn · jìn xīn xià · dì èr shí sān jié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译文
齐国发生饥荒。陈臻说:“国中的百姓都以为您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粮仓来赈济灾民,恐怕不能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擅长和老虎搏斗,后来成了一个善人。有一次他到野外去,有很多人在追赶一只老虎。老虎背依山险,没有人敢迫近它。他们望见冯妇来了,就赶紧快步上前迎接他。冯妇捋袖伸臂跳下车来,大家见了都很高兴,可是那些士人却在讥笑他。”
简析
注释
发:打开。文中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棠:地名,在今山东即墨。 冯妇:人名。姓冯,名妇。后以冯妇喻重操旧业的人。 嵎(yú):山势曲折险峻的地方。撄(yīng):迫近,触犯。

作者简介

孟子[mèng zi]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