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 梅
mò shān xī · méi

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着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译文
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
简析
这是首咏梅词。上阕写梅花品格的髙洁。「洗妆」四句赞梅花不御铅华脂粉之「真态」与「竹外一枝斜」之逸姿,如「在山泉水清」的佳人。「黄昏院落」五句感叹梅花「清香」无人知赏,藏于黄昏院落其清香无处寄托,更何况僻在江头路旁,又遭风雪交摧,实在是孤寂不幸。词人对梅花孤芳无赏的命运深致同情和伤惋。 下阕写作者赏梅时的情怀。「疏影」写月映梅花,花开冷淡,词人为之消魂痛楚。「结子」写梅子成熟,又遭遇细雨淋漓,如泪如泣。「孤芳」五句词人感叹梅花一生清真孤髙却频遭摧折和弃置,过于凄凉、孤寂,竟使同情和喜爱梅花的有情者为之平添无穷愁伤。「消瘦」三句词人以多情瘦损的沈约自比,讲我而今为伊(梅)「消瘦损」,梅花你可知否?显然,词人以惜梅、爱梅的多情者自诩,亦以梅之品格,境遇映衬自身,显然是有一定的寓意或寄托。综观全词,此词很少对梅花作具象的描摹与比喻,「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遗形写神,显示了梅花孤髙幽独、清真绝逸的本性。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北宋新声。此调显著特点是韵稀,要求语意连贯而流畅,故很难作好。因韵稀,且用仄声韵,声韵低沉,音节散缓,于宋词中甚有特色。《清眞集》入「大石调」,金词注「大石调」。宋末元初刘应李编撰《翰墨全书》,名《上阳春》。贺铸词有「弄珠英,因风委坠」句,又名《弄珠英》。元代王喆改名《心月照云溪》。八十二字,前阕九句六仄韵,后阕九句四仄韵。亦有前阕九句四仄韵,后阕九句三仄韵者,为别格。 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 铅花御:用脂粉化妆。铅华,脂粉。御,此处作涂抹、修饰讲。 「竹外一枝斜」句:宋·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阁,竹外一枝斜更好。」 天寒日暮: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无处着清香」句:意谓无人欣赏。 「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句:意谓在风雪之中江边的梅花更没有人来挹其清香。 廉纤:细微,纤细,形容连绵不绝。唐·韩愈《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 东阳:南朝梁沈约,曾任东阳守。因不得志瘦损之事,此处喻作者自己。

作者简介

曹组[cáo zǔ]

北宋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字元宠,一字彦章。生卒年不详。曹松隐父。与其兄元象以学识见称于太学,然六应试不第,曾著《铁砚篇》以自见。宋徽宗宣和三年(西元一一二一年)进士。始登第,郊礼进《祥光赋》,诏给事殿中,以閤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以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与李质同作《艮岳百咏》诗。官至道州刺史。约于徽宗末年卒。元宠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效之,却为南宋初有识者所鄙。然其羁旅词,感受真切,境界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颇承柳耆卿。然有《箕颍集》二十卷,已佚。存词三十六首,近人赵万里编为《箕颍词》。事见《挥麈後录·卷二》、淸雍正《河南通志·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