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书·权实
qián shū · quán shí

群臣奏入,下于有司;公卿集议,复奏行之。其所行者,著为故事,因时增易,百职准以决事。自汉以来皆然,舍是无以为政。然有治不治者,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若徒以文也,譬之优偶之戏,衣冠言貌,陈事辨理,无不合度,而岂其实哉!

译文
群臣上奏自己的奏疏,分门别类归总到有司那里去,公卿在一起决议,再向上奏表而后执行。这样的一套体制,一方面,继承了以前的体制,另一方面,与时增益,百官得以以此来决定事情。从汉代以来就是这样,不这样就无法实行政事。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有天下得到治理的时候,也有天下没有得到治理的时候。当百官都以实干为主的时候,天下就得到了治理,当百官都文过饰非,粉饰太平的时候,天下就得不到治理。如果仅仅是文过饰非,粉饰太平的话,就像是木偶戏一样,衣冠言貌,所诀议的事情,事理,都是徒有其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被人操纵的,而不是自然而然的),这样不就脱离实际了么?
简析
注释

作者简介

唐甄[táng zhēn]

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人,帝师唐瑜的第十一代孙,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 唐甄与遂宁吕潜、新都费密,合称“清初蜀中三杰”,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列为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杰出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