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
rén chén hán shí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雕。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 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不想知道做官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简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注释
壬辰: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 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句:客思如春风里的柳条之多。客思,客中游子的思绪;思,思绪、心事。 冶城:《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升州土元县:古冶城在今县四五里;本吴铸冶之地,因以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巾:头巾。 雪:白发。 朱:红色,常形容青春的容颜。 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老:终老。 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

作者简介

王安石[wáng ān shí]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