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 · 骊山怀古
shān pō yáng · lí shān huái gǔ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 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 (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 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 (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简析
《山坡羊·骊山怀古》为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受而创作的一首散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两句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
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馀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馀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息。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作者简介

张养浩[zhāng yǎng hào]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