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 蟾宫曲
shuāng diào · chán gōng qū

环滁秀列诸峰。山有名泉,泻出其中。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缔构成功。四景朝暮不同。宴酣之乐无穷,酒饮千钟。能醉能文,太守欧翁。

滕王高阁江干。佩玉鸣鸾,歌舞阑珊。画栋朱帘,朝云暮雨,南浦西山。物换星移几番,阁中帝子应笑,独倚危栏。槛外长江,东注无还。

译文
简析
《蟾宫曲·环滁秀列诸峰》是元代作家庾天锡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事,有怀才不遇、借酒浇愁之意,作者在自己和欧阳修之间发现了身世经历的相似之处。
注释
庾天锡这首《蟾宫曲》乃隐括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而成。 “环滁”句:此句概括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五句。滁,今安徽滁州。 “山有”二句:此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四句的概括。 “泉上”三句:这是概括“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四景”三句:这是概括“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段。 “能醉”二句:这是概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的语意。 这支曲是概括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句:这是删改了王勃诗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二句:这是“佩玉鸣鸾罢歌舞”一语的改写。佩玉鸣鸾,都是歌伎衣物上的妆饰品。鸾,响铃。阑珊,是形容歌舞盛况由繁华转向衰微。 “画栋”三句:这是“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一联的概括。画栋,涂有彩画的梁栋。这是写滕王殁后滕王阁的冷落情况。 “物换”句:这是改写了“物换星移几度秋”一句。 “阁中”二句:这是“阁中帝子今何在”句的点化。帝子,指滕王。危栏,高高的栏杆。 “槛外”二句:这是改写了“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槛,栏杆。长江,这里指赣江。东注,向东奔流。

作者简介

庾天锡[yǔ tiān xī]

庾天锡,字吉甫,大都(今北京)人。曾任中书省掾,除员外郎、中山(今河北定州)府判。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之列。著有杂剧《骂上元》等十五种,今皆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