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译文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简析
此词在宋词中是一首很别致的作品,它是小令,却又像一篇短小的散文或特写,描写一段生活情景。它打破宋词多抒发作者主观情怀的写法,客观地描写人物的活动和心理,做到了生活化、口语化,十分自然。从屋外人影投在窗纱:有人来折花这一简单的事,生出许多周折和意趣——是谁折花。让他折去,折花送谁。下片写词人所言,语虽浅白却极精炼——你折那檐边最好的,并向那折花人建议——插时要鬓边带点斜。通过一段生活情景、一个生活细节,表现出词人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既吸取了散文小品白描、轻灵的特点,又保持了宋词的疏淡和“骚雅”
注释
人影窗纱:倒装句,谓纱窗映现出一个人影。影,这里活用作动词,映照影子的意思。 从:听随,听任。 向:到。 檐(yán)牙:屋檐上翘起如牙的建筑物。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鬓(bìn)边斜:斜插在两鬓。

作者简介

蒋捷[jiǎng jié]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字胜欲,号竹山。先世为宜兴钜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遁迹不仕。家居竹山,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元成宗大德间,宪使臧梦解、陆义斋交章荐其才,卒不就,气节为时人所重。平生著述以义理、小学为主,尤工词,与周草窗、王碧山、张玉田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故国之思、山河之恸,词风兼融豪放婉约,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旣无辛派後劲粗放直率之病,亦无姜派末流刻削隐晦之失。词调时有清新轻快之作,不似时人碧山、玉田词一味低沉阴暗,尤以造语奇巧之作,于宋季词坛独标一格,卓然成家,下启清初阳羡词派。清刘融斋谓:「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视梦窗较清。刘文房为『五言长城』 ,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 欤!」有《竹山词》(存词九十馀首)、《小学详断》等著作传世,其中《竹山词》一卷,收入毛汲古《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 又《竹山词》二卷,收入涉园影宋元明词续刊本。清 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