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事
shū biān shì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译文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简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美好的愿望。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描写了宁静的边塞,一片没有战事安宁的景象,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写景抒情,别具一格。
注释
调角:犹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尽或占尽的意思。 戍楼:防守的城楼。 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 白日:灿烂的阳光。梁州:当时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乐曲《凉州》也有作《梁州》的。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境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 大漠:一作“大汉”。 穷边:绝远的边地。 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此水:不确指,可能指黄河。

作者简介

张乔[zhāng qiáo]

张乔,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唐诗纪事》卷十七,《唐才子传》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