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 · 咏江南
shuǐ xiān zi · yǒng jiāng nán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译文
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鸥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画船仿佛从天边驶来,酒旗高挑随风招展,多么可爱的水乡江南。
简析
《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以江水为中心展现出丛丛芰荷、点点画船、云淡天高、鸥鸟飞翔的秋光和酒旗飘扬、画檐相连的市景。画面开阔悠远,富于立体感,风格清逸。全曲纯用白描手法,将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十种景物,构成一幅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图。情韵生动,意态万千,所以最后以「爱杀江南」作结,既是必然之笔,又显得收束有力。古今写秋,常带秋萧飒、悲凉气氛,而此曲却不同,它不仅毫无悲凉色彩,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乐观主义色彩情调。
注释
一江:满江,整个江面。 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 照:倒映。 岚:山里的雾气。 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芰(jì)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 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 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 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 飐(zhǎn):风吹物动的样子。 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

作者简介

张养浩[zhāng yǎng hào]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