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诗
sì chóu shī

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译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脉艰险让我不得亲近美人。 侧身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琼英美玉。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徘徊不安。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测让我到不了桂林。 侧身向南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琴琅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成双的白玉盘。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因失意而悲伤。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烦忧不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让我难至汉阳。 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但是道路遥远使我徘徊不进,犹豫不决。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纷纷让我难以到达雁门。 侧身向北望眼泪沾湿了衣巾。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一再叹息。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郁闷怨恨呢?
简析
《四愁诗》是汉代科学家、文学家张平子的诗作。此诗共分四章,分别列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一个远处地名,表达诗人四处寻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怅忧伤的心情。每章都按「所思、欲往、涕泪、相赠、伤情」的次序来写,而美人所赠及诗人回报物品不同,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兴手法和回环重迭,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四章结构相同,句式相同,形式上非常整齐,每章又换词押韵,在整齐中显出变化,对后世七言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注释
太山: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错刀:王莽铸币「一刀平五千」,因「一刀」两字用错金工艺,故称之为「金错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琼瑶:两种美玉。 倚:通「猗(yǐ)」,语助词,无意义。 桂林:郡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湘水:源出广西省兴安县阳海山,东北流入湖南省会合潇水,入洞庭湖。 琴琅玕(lánggān):琴上用琅玕装饰。琅玕,一种似玉的美石。 汉阳:郡名,前汉称天水郡,後汉改为汉阳郡,今甘肃省甘谷县南。 陇阪(bǎn):山坡为「阪」。天水有大阪,名陇阪。 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襜褕(chānyú):直襟的单衣。 踟蹰(chíchú):徘徊不前貌。 烦纡(yū):愁闷鬱结。李周翰注:「烦纡,思乱也。」 雁门:郡名,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fēn)雰:雪盛貌。 段:同「缎」,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脚的托盘)。 烦惋(wǎn):郁闷叹恨。

作者简介

张衡[zhāng héng]

东汉南阳西鄂人,字平子。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时征拜郎中,迁太史令。顺帝初,复为太史令。后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整法令,有政绩。征拜尚书卒。创制世界最早以水力转动之浑天仪,并于阳嘉元年制造测定地震之候风地动仪。所著《灵宪》,力图解答天地起源演化,又用距离变化解释行星运行迟疾。又于中国历史上首次正确解释月蚀原因,指出月光为日光之反照。和帝永元间作《东京赋》、《西京赋》,后又有《应间赋》、《思玄赋》等。有辑本《张河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