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sù tóng lú jiāng jì guǎng líng jiù yóu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译文
山色昏暗,猿啼声声,听来忧愁。夜色之中,大江急流,令人思归。 晚风吹来,两岸树叶萧萧;月光之下,一叶孤舟飘摇。 建德不是我的家乡,遥想扬州旧日友人。 思乡伤感,无可奈何,只能将两行热泪,遥寄到大海西头。
简析
此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
注释
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 暝:指黄昏。 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汉代,建德桐庐同属富春县。此外以建德代指桐庐。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维扬:扬州的别称。《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海西头:指扬州。古扬州幅员广阔,东滨大海,在海之西,故云。

作者简介

孟浩然[mèng hào rán]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