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xì tí wáng zǎi huà shān shuǐ tú gē
shí
huà
shuǐ
huà
shí
néng
shì
shòu
xiāng
wáng
zǎi
shǐ
kěn
liú
zhēn
zhuàng
zāi
kūn
lún
fāng
guà
jūn
gāo
táng
zhī
líng
dòng
tíng
běn
dōng
chì
àn
shuǐ
yín
tōng
zhōng
yǒu
yún
suí
fēi
lóng
zhōu
rén
zi
shān
jǐn
hóng
tāo
fēng
yóu
gōng
yuǎn
shì
zhǐ
chǐ
yīng
lùn
wàn
yān
bīng
zhōu
kuài
jiǎn
dāo
jiǎn
sōng
bàn
jiāng
shuǐ
译文
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 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巍峨高耸,蔚为壮观。 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 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 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
简析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诗。此诗作于诗人定居成都期间。开头四句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中间五句,描摹画面上的奇伟水势,与巍巍群山相间,笔墨酣畅淋漓;最后六句进一步评论王宰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全诗写得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诗与画结合得天衣无缝,历来为人称道,影响很大。
注释
王宰:唐代画家,四川人,善画山水树石。 能事:十分擅长的事情。 昆仑:传说中西方神山。 方壶:神话中东海仙山。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 巴陵:郡名。唐天宝、至德年间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 日本东:日本东面的海域。 赤岸:地名。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江湖的岸。赤,一作“南”。 浦溆:岸边。 亚:通“压”,俯偃低垂。 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论:一作“行”,一作“千”。 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

作者简介

杜甫[dù fǔ]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