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 别黄澹翁
yì jiù yóu · bié huáng dàn wēng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敧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译文
送人南浦还算不上痛苦,更痛苦的是、送春随人去天涯。枝上一点残花都飞尽,叶肥阴绿暗里闻啼鸦。赋诗吟情顿使双鬓雪白,飞梦逐尘远渡江沙。叹病渴凄凉人消瘦,恨分香人远,两地独看花。 想西湖断桥路边,曾经系马的垂杨依旧摇荡枝斜。菟葵燕麦迷烟雾,问离巢的孤燕,将要飞栖谁家?故人为我写下深深的离怨,题诗空壁运笔挥扫若秋蛇。且登上吴地的高台醉饮,夕阳草色将伴随你远远归来呀。
简析
《忆旧游·别黄澹翁》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黄澹翁时所作,表达了词人的惜别、忆姬及思归之情。此词上片先写春花已去、人也去,送人苦,春天送人更苦,情景交融。接着写景铺垫,继而用夸张的手法对愁思抒怀。下片开头即回忆往日情事,用“西湖断桥”、“系马杨柳”生动地再现了词人当年与杭姬往日欢聚时的情景,接着写伊人难觅,思念与关怀自然流露,然后以题壁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对友人的惜别及对伊人的思念,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委蛇的字迹之中,末句再次写景,以景收尾,词已尽然而情思未穷。全词层次井然,含蓄空灵,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哀而不伤、淡雅脱俗,营造出一种清婉悠远的景色与氛围,引人遐思。
注释
忆旧游:词牌名,又称。双调,以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浅黛》为正格,此词为变格。此词上片十句,押四平韵,五十一字;下片同,共一百零二字。黄澹(dàn)翁:名中,作者好友,《阳春白雪》中有其词《瑞鹤仙》一首。 苦送春、随人去天涯:可能本自王观《卜算子》“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片红:指春花。 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指树正枝叶浓密翠绿,鸦在人看不到的地方鸣啼。 雪:这里用为动词,使……变白。 病渴:指患酒渴病。司马相如有消渴疾,常称病不朝,卧于茂陵。《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饮。” 分香瘦减:指因分别而腰围消瘦。分香,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作组履卖也。”后来用分香卖履指人临死时舍不得丢下妻子儿女。杜牧《杜秋娘》:“咸池弄日庆,铜雀分香悲。” 断桥:在西湖上,唐·张祜《题杭州孤山寺》:“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欹(qī)斜:倾斜。 葵麦迷烟处:指兔葵燕麦在淡烟中凄迷一片。葵麦,即“兔葵燕麦”,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引》:“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改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放出。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对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化用。 空壁扫秋蛇:指挥毫题璧,笔势如龙蛇飞舞。秋蛇,字迹盘曲。 吴台:指古代吴都所在地(今苏州)的台苑池,唐·李嘉祐《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 归思赊(shē):即归思十分强烈。赊,长,远,骆宾王《晚憩田家》:“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李白《扶风豪士歌》:“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作者简介

吴文英[wú wén yīng]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