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烧灯节
yì qín é · shāo dēng jié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译文
邓剡在上元节客散后怀念起往事,作一首《忆秦娥》词赠予我,我读过之后顿感凄凉,便按照原韵和了一首,不禁觉得非常悲痛。 过去每逢元宵,成千上万的朝京士女,拥进城里观灯闹元宵。如今皇上太后都被掳到北方去了,京城已不复存在,进京朝拜的路上,行人断绝,有的只是满天风雪。 刚才还是盛极一时,文恬武嬉,载歌载舞,极尽奢靡,转眼便成凄凉瓦砾焦土。唯有当年的明月,仍然永恒地照着人间,照着流泪的蜡烛,照着大家已经花白的头发。
简析
《忆秦娥·烧灯节》是宋末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触景生情,以今昔对比,来引发他的亡国之恨;下片直抒胸臆,感慨时移世变、人世之沧桑。全词辞情哀苦,音调悲怆,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表现了一个士大夫对故国的忠贞以及内心无法消释的亡国之痛。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中斋:即邓剡,号中斋。词人之友。 上元: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 见属(zhǔ):赠送。 烧灯:燃灯。正月十五夜各处挂出花灯。 朝京:通往京城的路。 梅发(fà):指花白的头发。

作者简介

刘辰翁[liú chén wēng]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