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 山中问盛复之提幹行期
yù jiē xíng · shān zhōng wèn shèng fù zhī tí gàn xíng qī

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

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白头笑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

译文
简析
注释
盛复之:宋·洪迈《夷坚志·支丁·卷七·灵山水精》:“水精出于信州灵山下,唯以大为贵。……丽水人盛庶字复之,名士也。曾仕于信,得二片,高四寸许,阔称之。”《丽水县志·选举门》载盛庶于淳熙五年姚颖榜进士及第,仕至福建提举。 山城甲子冥冥雨:张鷟《朝野佥载·卷一》:“谚云:‘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杜甫《雨》诗:“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句: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因其整齐有序如鹓与鹭也。《隋书·卷十四·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 太愁生:“生:字为形容詞後之语助詞。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李白《戏赠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类。” 笑我:四卷本乙集作“自笑”。

作者简介

辛弃疾[xīn qì jí]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