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
yú tián cǎi huā
tián
cǎi
huā
rén
yán
huā
xiāng
míng
fēi
zhāo
西
zhōng
měi
duō
xiū
nǎi
zhī
hàn
duō
míng
shū
zhōng
huā
fāng
dān
qīng
néng
lìng
chǒu
zhě
yán
yán
fān
zài
shēn
gōng
é
méi
shā
mái
hào
chǐ
齿
译文
于阗的采花人,大言不惭说:花儿都相似。 等到明妃王昭君一旦西入胡地,胡中的美女都要羞死,大愧不如。 才知道汉族美女多多,胡中无花可与比拟。 丹青画画,能令丑者美丽,像那个无盐丑女反而选入宫里。 自古红颜妒蛾眉,皓齿美人白白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简析
《于阗采花》是天宝三载(744),李白遭谗离开长安时所作,从此离开了仕途。他又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33岁,却仍蹭蹬未仕的杜甫。此后二年间,他们三度同游,交情很深。
注释
于阗:汉代西域城国。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带。这里泛指塞外胡地。 明妃:即王昭君。汉代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晋朝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据《汉书·匈奴传》:“竟宁元年,呼韩邪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西京杂记》卷二:“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昭君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按图以昭君行。乃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重失信于外国,故不便更人。乃穷按(调查)其事,画工皆弃市。” 明姝:即美女。 丹青:谓颜料可以把丑女画成美人。丹青,绘画用的矿物颜料。 无盐:谓丑女反而能在王宫里作王后。无盐,古代著名丑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汉刘向《列女传》: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指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翻,反而。 自古:谓自古以来,美人皆遭嫉妒。娥眉、皓齿,借代美人。娥眉,蚕蛾的触须细而弯,故用以喻女子之眉。《诗经·卫风·硕人》:“螓首娥眉,巧笑倩兮。”胡沙埋皓齿,指昭君出塞和亲事。

作者简介

李白[lǐ bái]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