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zǎo hán jiāng shàng yǒu huái / zǎo hán yǒu huái / jiāng shàng sī guī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因而江上分外寒冷。家乡就在弯弯曲曲的襄水边,远隔楚云之端。思乡的眼泪已流尽,客旅的生活无比辛酸,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失了去渡口的道路,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简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诗从萧索的秋景入手,写出客居异地时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面对隐居与从政的抉择时的迷茫心情。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全诗情景交融,言淡而意远。而发自内心对寒江的怀念之情,由此引发了首尾呼应。
注释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雁南度:大雁南飞。度,一作“渡”。南,一作“初”。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句:从鲍照《登黄鹤矶》“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句脱化而来。 襄(xiāng)水曲(qū):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曲,一作“上”,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湘”,又作“江”。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 乡泪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 孤:一作“归”。 天际:天边。一作“天外”。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 平海: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江面宽阔,水势浩大,称为“平海”。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句:表示自己落拓失意,前途渺茫之叹。《论语微子》记载,孔子曾经在旅途中迷失方向,让子路向正在耕种的隐士长沮、桀溺询问渡口(迷津)。

作者简介

孟浩然[mèng hào rán]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