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
zèng cóng dì

【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其三】

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译文
【其一】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蘋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蘋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其二】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其三】 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 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 我岂能不常常刻苦学习努力练习,我把和黄雀为伍当作耻辱。 什么时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
简析
陈柞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采菽堂古诗选》)。《赠从弟三首》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赞美。作为咏物诗,这三首对蘋藻、松柏、凤凰虽然着笔不多,却都是画龙点睛,使它们个个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就不能将这类无情之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
注释
从(cóng)弟:堂弟。 亭亭:耸立的样子。 瑟瑟:形容风声。 一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作者简介

刘桢[liú zhēn]

东平名士,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字公幹,「建安七子」之一。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与陈琳、徐幹、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四卷、《毛诗义问》十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