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 · 阳春曲 · 赠茶肆
zhōng lǚ · yáng chūn qū · zèng chá sì

【其一】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其二】

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白雪飞,扫醒破闷和脾胃。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其三】

蒙山顶上春光早,扬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学士更风骚。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

【其四】

龙团香满三江水,石鼎诗成七步才,襄王无梦到阳台。归去来,随处是蓬莱。

【其五】

一瓯佳味侵诗梦,七碗清香胜碧简,竹炉汤沸火初红。两腋风,人在广寒宫。

【其六】

木瓜香带千林杏,金橘寒生万壑冰,一瓯甘露更驰名。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其七】

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馀香在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其八】

龙须喷雪浮瓯面,凤髓和云泛盏弦,劝君休惜杖头钱。学玉川,平地便升仙。

【其九】

金樽满劝羊羔酒,不似灵芽泛玉瓯,声名喧满岳阳楼。夸妙手,博士便风流。

【其十】

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间无。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译文
【其一】 一缕缕清烟轻轻地飘扬,搅动着茶四座都是香气,烹煎的高手在扬州举世无双。这不是吹牛说谎,请下马来品尝!
简析
我国的茶文化虽不如酒文化历史悠久,但种茶饮茶之习并不晚出。虽旧本中“茶”字尚作“荼”。直到唐代“荼”才省作“茶”,但茶的地位已可略见,所以将“荼”省作“茶”,与种茶、饮茶盛行有关。自第七、八世纪以来,南北各地、上下人士都喜欢茶,唐德宗始行茶法以征税,可见茶的经济价值。唐代陆羽著《茶经》三半辈子,翔实记载茶的产、采、烹、饮,则见其时饮茶之盛。至元朝,市朝之盛也不亚于宋,茶肆极多。我们可以设想李德载生性嗜茶,经常品茗于此,很可能是应主人之请,书此十支《阳春曲》,既可清讴误宾,游戏文字,以资笑乐,又可权作广告,为之延誉,招徕茶客。我们虽不知作者身世,但沉抑下僚、郁郁失意者常有应谐杂出之作,于此亦可推见。
注释
兰膏:泽兰炼成的油,可点灯。此借指茶的水色。 维扬:扬州的别称。

作者简介

李德载[lǐ dé zài]

李德载,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里籍及事迹均不详。所存散曲作品有小令《阳春曲》,均见《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列其名于一百五十词林英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