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
zhōng nán bié yè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道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简析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後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雲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诗把退隐後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注释
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作者简介

王维[wáng wéi]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