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同人卦
zhōu yì · tóng rén guà
qián
shàng
xià
tóng
rén
hēng
shè
chuān
jūn
zi
zhēn
chū
jiǔ
tóng
rén
mén
jiù
liù
èr
tóng
rén
zōng
lìn
jiǔ
sān
róng
mǎng
shēng
gāo
líng
sān
suì
xīng
jiǔ
chéng
yōng
gōng
jiǔ
tóng
rén
xiān
háo
táo
ér
hòu
xiào
shī
xiāng
shàng
jiǔ
tóng
rén
jiāo
huǐ
译文
同人卦:在郊外聚集众人,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对君子有利的占问。 初九:在王门前聚集众人,没有灾祸。 六二:在宗庙聚集众人,不吉利。 九三:把军队隐蔽在密林草丛中,并占领了制高点,但却长时间不能取胜 九四:登上敌方的城墙,仍然没有把城攻下。吉利。 九五:会集起来的众人先大声哭喊,然后欢笑,因为大军及时赶到,转败为胜。 上九:在郊外聚集众人没有悔咎。
简析
注释
同人:原经文卦象后没有“同人”二字。同的意思是聚合,同人就是聚合众人。由于“同人”二字出现的次数多,本卦用来作标题。全卦的内容专门讲作战打仗。 野:郊外。古时称邑外为郊,郊外为野。 门:这里指王门。古时遇到国家大事,常在王门前聚众训话、誓师、演练等。 宗:祭祖祖先的宗庙。 戎:军队。伏戎:把军队隐蔽起来。 莽:茂密的树林草丛。 高陵:高地。 三岁:三年,这里指多年。 兴:举,起,这里指夺取。 乘:登上。 墉(yong):城墙。 号咷(tao):嚎陶,大声哭喊。

作者简介

姬昌 [jī chāng ]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 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