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颐卦
zhōu yì · yí guà

艮上震下,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译文
颐卦:占得吉兆。研究养生之道,要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 初九:你自己放着大量财物,还来窥伺我的衣食。凶险。 六二:要解决生计问题,就得在山坡上垦荒开田。为了生计而去抢劫粮食,凶险。 六三:违背养生之道,占得凶兆。十年都很倒霉,没有什么好处。 六四:解决生计问题靠自己,吉利。像老虎一样盯住别人的衣食,想一下子扑过去抢夺。没有灾祸。 六五:垦荒开田,有利于定居的占问。不能渡大江大河。 上九:遵循养生之道,先艰难后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简析
注释
颐:养育,同饮食营养有关。全卦内容主要讲养生之道。 观:观察,研究。 口实:口中的食物,口粮。 舍:放置。灵龟:用于占卜,所以十分贵重。这里代指财宝,财富。 朵颐:朵,动的意思,颐动即为咀嚼之意,指饮食之事。 颠:用作“填”,意思是塞。 拂经:开垦荒地。 颐征:为了生计而去抢劫粮食。 拂:违背。 眈眈:盯得紧的样子。 逐逐:动得快的样子。 由:遵循。

作者简介

姬昌 [jī chāng ]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 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