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zì zuò shòu táng yīn shū yī jué yǐ zhì zhī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译文
生前在西湖边青葱的山岭上构筑庐舍,死后坟头上应该是秋色萧索。 哪一天皇帝要搜求我的遗稿,我应该庆幸从来没有写过什么谈封禅之书。
简析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此诗前二句从“结庐”和“坟前”落笔,首句写庐,次句写坟,由生前写到身后,概括了他的一生;后二句是用典,作者以遗稿中并无封禅书一类阿谀谄媚文字自慰,说自己不屑于像司马相如那样希宠求荣,以示高洁。全诗格调高逸淡远,体现了林逋的一贯诗风。
注释
寿堂: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此处指坟墓。 书:书写。 一绝:一首绝句。 志:记。 青山:青葱的山岭。此指西湖孤山。 结庐:构筑房舍。 萧疏:寂寞,凄凉。 茂陵:汉武帝陵墓,这里即指汉武帝。 遗稿:指前人遗留下的手稿。 封禅(shàn)书:指司马相如言封禅事的遗书。

作者简介

林逋[lín bū]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