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三年
zuǒ zhuàn · xuān gōng · xuān gōng shí sān nián
jīng
shí
yǒu
sān
nián
chūn
shī
xià
chǔ
zi
sòng
qiū
zhōng
dōng
jìn
shā
dài
xiān
chuán
shí
sān
nián
chūn
shī
shì
jìn
ér
shì
xià
chǔ
zi
sòng
jiù
xiāo
jūn
zi
yuē
qīng
qiū
zhī
méng
wéi
sòng
miǎn
yān
qiū
chì
jìn
qīng
xiān
zhào
zhī
dōng
jìn
rén
tǎo
zhī
bài
qīng
zhī
shī
guī
zuì
xiān
ér
shā
zhī
jǐn
miè
jūn
zi
yuē
è
zhī
lái
zhī
xiān
zhī
wèi
qīng
qiū
zhī
méng
jìn
wèi
zhī
jiù
chén
tǎo
yān
shǐ
使
rén
yuē
zuì
suǒ
guī
jiāng
jiā
ér
shī
kǒng
yuē
gǒu
shè
qǐng
shuō
zuì
zhī
yóu
wéi
zhèng
ér
kàng
guó
zhī
tǎo
jiāng
shuí
rèn
zhī
译文
十三年春季,齐国军队进攻莒国,由于莒国依仗晋国而不奉事齐国的缘故。 夏季,楚庄王进攻宋国,因为宋国曾救援萧国。君子说:“清丘的结盟,只有宋国可以免去被讥议。” 秋季,赤狄进攻晋国,到达清地,这是先縠把他们召来的。 冬季,晋国人追究邲地失败和清地战争的责任,归罪于先穀而杀死了他,把他的族人也全部杀掉了。君子说“‘刑戮来到,那是自找’,先縠就是这样的吧?” 清丘的盟约,晋国由于卫国救援陈国,就加以责备。晋国使者不肯离去,说:“罪责如果无所归属,将要把战争加在你们头上。”孔达说:“如果有利于社稷,就请用我的死来作为解说吧,罪过由于我。我在执政,而面对大国的责备,这个罪责还能推给谁?我愿意为此而死。”
简析
注释

作者简介

左丘明[zuǒ qiū míng]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